欢迎您来安顺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资讯 > 培训发展 > 水利扶贫惠民生
水利扶贫惠民生
作者:www.0853rc.com 时间:2017/6/7 阅读:1649次

水利扶贫惠民生
——安顺市水利扶贫小记


“今年的桃子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挂满枝头将成熟的桃子,普定县城关镇陇黑村村民胡发文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露出了笑容。“自从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栽种的桃树有了水源灌溉,桃子的产量越来越高,生活改善不少。目前已种植桃树林60余亩,一年的收入不下20万元。”胡发文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胡发文脱贫致富是我市水利精准扶贫的一个生动例子。近年来,我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山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践行“生态”与“扶贫”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

修复治理生态 双赢发展水动力
我市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却也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困难典型区域,全市6个县(区)均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市71.5%的国土面积为岩溶出露区,石漠化面积占比达32%。
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石漠化地区的群众,既缺土又缺水更缺钱。如何遏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市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做足了文章。
位于普定县陇黑村梭筛水库两岸的“桃花岛”,良好的生态和爽口的水果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该地区石漠化区域植被覆盖率仅5%、石漠化率高达95%,甚至曾被专家定论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
1996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大力帮扶下,村民开始大力发展梭筛桃种植,他们不畏艰难,征服恶劣自然环境,在乱石堆中凿石造地,背土种树,到了2012年,桃树种植面积达到约2000亩。
然而,桃树栽下去了,到了果树浇灌时用水成了大问题,到了果实采摘时运输成大问题。“村民们有的用抽水机灌溉,但耗电严重,没钱买抽水机,就用人背水或用马驮水来浇灌,消耗大量劳动力。”陇黑村村支书李文华说,为了桃树浇灌和花期果期管理用水,每年每亩桃树至少要抽三次水,每次抽水电费、人工费至少要花费300元。“一亩地一年仅用水,就要增加1000元的成本。”部分村民对如此艰难的种植失去信心,大部分青年纷纷外出打工。
2012年以来,我市在梭筛片区陆续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到2016年末,梭筛“桃园”总投资达3000万元,新建机耕道17.33公里,作业便道10.26公里,树盘(鱼鳞坑)8625个,蓄水池173座,在有效解决石漠化山区水土保持治理、生态修复、生产生活道路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的同时,为桃树种植产业规模的扩大起到决定性作用。截止目前,梭筛桃种植规模已从2012年的2000余亩扩大到8000余亩。
“2012年前,全村有近1000人贫困人口,到今年10月,我们有望实现全村脱贫。”李文华激动地说,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解决了桃园灌溉水源和交通运输问题,桃树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在桃园已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村里大多果农年收入能达5至7万元,最高可达20万元。
目前,我市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了具有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严重、贫困程度深等代表性的15个小流域单元作为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治理,其中包括西秀区新场乡花石、平坝区三岔河、普定县石旧河、镇宁自治县法绕、关岭自治县谷目河、紫云自治县尅混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44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7亿元,计划2020年以前完成。
现代水利润园区 精准扶贫水支撑
扶贫攻坚,发展产业才是关键。近年来,我市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重要平台和支撑,提出了“乡乡镇镇建农业园区”的产业布局,现代水利有效地支撑了山区农业产业园区向现代化转变,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集约利用,加上现代农业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的整合,转变了农民的自由式、传统式、分散式生产思维,实现了园区周边农民变股民(工人)、村庄变社区、园区变景区的现代农村小康模式。
目前,山区现代水利试点建设已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
杨武乡位于西秀区东南部,是省级二类贫困乡,山多地少,深山丘陵并存。全乡土地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仅占12%。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引导发展优质金果药材产业,杨武乡通过整合资源,动员2000多户农民,以土地流转作为股东入股大屯河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让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如今,该园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金刺梨套种中药材园区。
由于项目在建设前,未及时铺设水利设施,灌溉水源问题已成为阻碍园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过去几年,园区大多靠洒水车拉水灌溉,洒水车不够时,就全靠人挑马驮,费时又费力。” 杨武乡水务站站长王斌说,园区虽然靠近大屯河,由于园区大多在山坡高处,河道的水必须通过人工托运,才能有效灌溉。
2016年初,经水务部门考察论证,决定在园区开展山区现代水利示范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水利信息化及自动化设备5套,水肥一体化设施5处,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新建或改造五小水利工程33处。
来到园区,看到几名村民正在铺设浇灌的管子。村民陈明芳说,她将自家部分田地流转给园区,每亩地每年可获得200元的租金,农闲时,她就到园区打工,每天能挣100元的务工费。
“村里大多数农民都在园区打工,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干嘛要出去?只要想干,一年四季都有活路。”49岁的屯寨村村民谢明发放下手中的工具说道。
据了解,目前产业园区以水果药材种植为主,2016年在金刺梨基地套种中药材头花蓼近5000亩,头花蓼亩产收益达2600元,近15000名百姓受益。
“优质的土地资源和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加上现代园区的先进管理方式,园区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高。”王斌说,现代水利设施的建设将彻底解决园区的水源灌溉问题,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另外,项目总投资1.45亿元的平坝区飞虎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正在实施中,项目建成后,园区水利灌溉将实现高效节水智能化管理,新增耕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50亩,排涝保护面积450亩,同时提升解决周边5000人的用水问题。项目区采取滴灌或喷灌,灌溉综合水利用系数从现状0.45提升至0.85,年总节水85.77万方,并将带动项目区周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大屯园区及飞虎山园区现代水利设施的建设,只是我市因地制宜,推行山区现代水利建设,助推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市有包括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普定县农业循环示范园区等19个农业示范区作为农业园区水利建设示范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包含省级园区9个,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
水利改革惠民心 同步小康水发力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践探索,推动水利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多元化,大力盘活农村“沉睡、闲置、失管”的水利资源和资产,形成了“三权”促“三变”的改革做法,通过产权的确权、赋权、流转和交易,实现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从公益性工程向可产生收益的资产转变、投资与水利建设的资金向可带来分红回报的股金转变,农民向股东的转变。
在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村头的山冈上,四个红色的巨型大字巍然矗立——穷则思变。
遥相对应,塘约村村委会三楼,端端正正地悬挂着八个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塘约在变。破旧民房变成靓丽民居,泥泞小道变成宽阔油路。欣欣向荣的产业与优美和谐的环境交相辉映。
三年时间,塘约村实现了从一个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94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增加到202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支书左文学说,在整个改革发展过程中,水利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在水利改革中,塘约村通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全村28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确权颁证,明晰了工程的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
为盘活水利工程资产,实现“资产变资金”的转变,我市通过改革,赋予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等资产流转、作价入股及抵押担保等权利。
借此契机,塘约村于今年2月将全村3处小型水利工程抵押给平坝鼎立村镇银行,融资贷款305万元用于塘约村利民水务管理工程有限公司矿泉水厂等建设,解决了全村水务发展资金难题,有效盘活了沉睡资源资产。
另外,塘约村在改革中还建立村级水务公司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
为确保现有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调配全村水资源,塘约村在管理上创新了模式,组建了塘约村利民水务管理工程有限公司,对全村现有的28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经营管理及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实现村级水务一体化。
同时,在村级水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塘约村与村水务公司签订《塘约村水利资产入股协议》,将全村28处小型水利工程作价入股到村水务公司。就水利工程的经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得收益,村集体和村水务公司按6:4进行分红。村集体持有的入股分红收益再按5:2:3分配机制,即50%量化给全体村民,20%用于贫困户帮扶,30%用作村水利发展基金。
该公司主要靠经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农田灌溉工程获取水费收益,2017年公司预计收益13.30万元,按村集体60%和公司40%分配,村集体可分红7.98万元,建立了水利工程入股分红的“强村富民”水利扶贫新机制。
如今,全市有300余处小型水利工程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提高了资产的价值属性和商品属性。如平坝区飞虎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将407万元水利资产折算为40股,入股到园区专业合作社,每股每年保底可分红0.8万元。
目前,全市通过水利工程股权等收益,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2.03亿元,新增村集体经济累计50万元以上的村子135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8120元。
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像塘约村一样的水利精准扶贫示范村共计14个,经初步测算示范村水利建设实施后受益人口约7.5万人。示范村水利建设主要针对示范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脱贫攻坚的优势和劣势,以村为单位综合实施水利治理措施,综合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水生态环境、山洪灾害防治、灌溉节水等问题,促进示范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夯实发展优势农产品、经果林、特色养殖业、特色乡村旅游等脱贫产业的水利基础条件,实现示范村脱贫致富,带动周边村镇共同脱贫。

来源:www.0853rc.com
热门推荐